10月22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人民医院举行血液透析中心扩科揭牌仪式,标志着由双流区对口支援工作队投入500万元援助资金重点援建的民生项目实现跨越式升级。该中心透析床位由2020年的6张扩充至20张,年均治疗能力提升至6000余例/次,从根本上重塑了区域肾病诊疗格局,为川西高原的肾病患者筑起了一座坚实的“生命堡垒”。
此次项目升级后,患者平均就诊距离从原来的800公里大幅缩短至县内,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质量透析治疗。据统计,外地透析患者返回巴塘后,每名患者家庭每年可节约3至5万元的高额开支,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充分彰显了对口支援工作的民生温度与社会效益。
此次扩科不仅是规模的扩大,更是服务能力和技术内涵的全面提质。全新的血液透析中心现已具备承接巴塘县及周边地区全部肾病患者治疗需求的能力,年均6000例次的治疗能力可满足当前及未来数十年的区域医疗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巴塘支援的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医护团队涵盖普外科、急诊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中医骨科、血液透析等多个专业,能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全面的并发症诊断与处理支持,进一步增强了中心的综合救治能力。
目前,血透中心拥有一支由1名医师、5名护理人员和1名技师组成的7人精锐团队。为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全体成员均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省内外顶尖三甲医院完成系统化进修和专科培训。其中,2名护理人员荣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认证,全员持证上岗。
巴塘县人民医院院长(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第四批“组团式”帮扶队队长)刘娇艳介绍,团队始终以“同质化诊疗”为核心目标,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持续的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服务优良的“带不走”的本土血透专科力量,确保区域患者能持续享受到与三甲医院同质的优质诊疗服务。
巴塘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毅表示,血液透析中心的成功扩科,是巴塘与双流深厚情谊的又一见证,更是双流区对口支援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成功典范。他要求巴塘县人民医院要管好、用好这一优质资源,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让援建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百姓,为“健康巴塘”建设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