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巴中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巴中市优化涉企服务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颁布施行新闻发布会。该法规经巴中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经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批准,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该《规定》是四川省首件直接规定涉企服务的地方性法规。虽然法规仅二十六条,也不设章节,但聚焦“为企服务”,以“小切口”选题和“若干规定”的立法体例,重点关注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把民间智慧转化为立法决策,把企业合法合理期盼落实为法规的具体规定,助力巴中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
“为企业发展立法,我们首先应当知道企业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巴中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袁小斌说。去年,当部分市人大代表和企业经营者提出制定支持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建议后,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将该项目列入年度重点立法项目。
立法者们的脚步,遍及巴中的大中小企业。500余份调查问卷、24场企业座谈会、5次企业家参加的改稿会,收集了300多条各类意见。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市场环境、政策兑现、政务服务、水电气报装、要素保障、法律服务、行政执法、政务诚信……这些既是企业经营者的心声和愿望,也是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民主立法的真谛在于民意的汇集和转化。”巴中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杨刚表示,“我们通过到基层、进企业问情况、问意见、问对策,努力通过立法程序将‘民言民语’转化为‘法言法语’,把民间智慧转化为立法决策。”
巴中市人大代表、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占伟作为多次参与法规草案讨论的亲历者,倍感振奋:“该法规从草案到通过,两次邀请我们企业参加讨论,同堂改稿,把开门立法体现得特别充分。法规制定的历程,本身就是为我们企业暖心的过程,给我们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增添了法治力量。”
《规定》条文虽少,却条条精准针对企业关切。聚焦公平竞争,法规规定制定涉企政策应当通过公平竞争审查,依法平等对待各类企业;任何人都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涉嫌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涉企政策。
着眼政策兑现,法规明确对无需提供申报材料即能确定符合享受政策条件的,应当免申即享;对需要审核申报材料才能确定符合享受政策条件的,应当实行集成审批、联合验收。企业申报后,主管部门应当在15日内牵头组织开展审批、验收工作,并在审批、验收通过后60日内兑现政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关注企业权益,法规着力破解企业维权难,规定对恶意索赔、恶意炒作、敲诈勒索等社会问题,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对侵权人获取的非法利益应当依法追缴并及时发还企业。
巴中市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绿山评价:“这件法规条文不多,但条条都是干货,在政务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引领、金融服务等方面亮点很多,充分体现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四川胡婆婆食品公司的总经理兼行政经理鲜凤兰说:“这个法规向广大投资者发出一个强烈信号:巴中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致力于打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巴中市委、市政府围绕“企业容易做生意”目标,建立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开展水电气价格攻坚,制定首违不罚清单,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率革命等,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优化涉企服务,让企业收获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红利,受到企业普遍欢迎。
“我们将这些实践证明有力有效的创新成果转化成长期坚持的制度规范,让企业吃下政策制度稳定的‘定心丸’。”杨刚表示。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