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熊猫”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落幕

2025年“金熊猫”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落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1 09: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30日,2025年“金熊猫”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决赛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落幕。

本届大赛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办,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转化,吸引来自全国19个省份33个城市的170个优质项目同台竞技,最终24支团队(成长组、潜力组各12支)晋级决赛。经过激烈角逐,现场诞生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及优秀奖12项。

作为西南地区知识产权领域的标杆赛事,“金熊猫”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自2020年创办以来,已累计征集全国优质创新项目500余项。活动坚持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近60%参赛企业赛后在成都高新区实现了专利转让、许可或质押融资,获奖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年增长率更高达约50%。

本届大赛,参赛项目形成“以成都为核心,辐射全国”布局,首次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创新高地”全覆盖。141项符合参赛要求的项目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25.5%,专家院士领衔项目占比16.4%。

当天举办的颁奖典礼及专利转化运用专场活动现场,多项务实合作集中签约,将赛事成果转化推向高潮。北京海百川、恒安嘉新等一批高成长性项目意向落地成都高新区,播下创新发展“新种子”。据统计,本次参赛省外项目中,共有65个项目意向落地成都高新区,约占省外参赛项目总数的64%。

“我们将充分发挥产业布局与服务优势,加速推动意向项目落地,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畅通高价值专利从“赛场”走向“市场”的通道,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在本届大赛上正式推出“金熊猫”高价值专利线上交易专栏。作为全省首个聚焦赛事成果的专利交易平台,该专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供需对接服务机制,贯通专利展示、价值评价、供需匹配、撮合磋商、交易鉴证五大核心环节,构建起“项目发布—供需衔接—交易促成”的闭环体系,推动创新成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实现从实验室技术到市场价值的高效转化。

据悉,作为成都本土深耕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力量,成都高新策源投资集团、成都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赛事期间对晋级项目展开多轮尽调,最终与多个“潜力股”项目签订股权投资意向协议。“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项目在专利布局上形成的‘护城河效应’及其转化的确定性。”成都高新策源投资集团负责人表示。

此外,中国工商银行成都高新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成都高新支行、成都农商银行高新支行三家金融机构现场为参赛企业提供4900余万元融资授信。据了解,各银行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特点,推出了以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为核心的专项金融产品。通过建立专业的专利价值评价体系,实现了从看重“有形资产”向看重“知识产权价值”的转变,有效打通了“知产”变“资产”的转化通道。

为系统推进高价值专利的“育—评—转”闭环培育,大赛组委会在决赛前后组织了一系列配套赋能活动:组织参赛团队走进新川创新科技园,实地感受成都高新区的产业氛围;举办“创投天府·周周见”专利大赛专场路演,搭建技术与资本对接平台;首次设立产业政策、投融资、专利转化三大咨询专区,邀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知识产权专家现场“坐镇”,为项目提供从政策解读到融资对接的一站式服务。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