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四川对外开放通道实现新突破,国际运输体系实现新飞跃,推动四川从“内陆腹地”加速迈向“开放前沿”。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洪波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对外开放通道实现新突破,世纪工程川藏铁路加快建设,青海久治至马尔康高速公路省界段建成通车,出疆入藏公路战略骨干通道加速推进,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将于今年底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加速畅通。目前,铁路、高速公路、水路进出川大通道达到51条,高效衔接7条陆路国际运输通道和4条海上国际运输通道,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运营国际(地区)客货航线99条,居中西部第一。
“我们着力构建‘西进欧洲、北上俄蒙、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运输网络,北欧三文鱼最快48小时即可送达成都市民餐桌,泰国榴莲、智利车厘子等进口水果价格更加亲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四川造产品加速走向世界。”胡洪波说。
天府机场、双流机场国际航线通达全球43个国家,2024年出入境人员近600万人次、居全国第四,国际(地区)航空货邮吞吐量超40万吨,进出口值超6500亿元、居全国第三。全国第五个、西南首个国际公路运输(TIR)集结中心落地四川,“天府号”跨境公路班车通达近20个国家和地区。泸州港、宜宾港打通近洋及内河航线14条。
四川是全国开行中欧班列较早的省份之一,2013年4月26日,正式开通成都至欧洲(波兰罗兹)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命名为“蓉欧快铁”。2016年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启用,“蓉欧快铁”更名为中欧班列(成都)。
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武湖介绍,今年1-9月,成都开行中欧班列1677列、累计开行超1.9万列,联通境外城市126个,开行数量和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近年来,四川创新“欧洲通”运营模式,构建起北(至俄罗斯)、中(至欧洲)、南(跨里海、黑海至欧洲)三线并行的“陆上直达+铁海联运”多元化通道。创新“澜湄蓉欧快线”“越桂蓉欧快线”品牌,畅通东南亚经成都中转至欧洲的全程铁路直达通道,首发孟加拉包机到成都中转中欧班列运抵欧洲的亚蓉欧“空铁联运”国际班列,开行“蓉欧非”铁海联运川货班列。
同时,打造波兰马拉等运控中心3个,设立英国伦敦等境外联络处10个,建设德国杜伊斯堡等海外仓42个。打通上海、宁波经成都至波兰的“门到门”全程运输通道,创新开行公共班列、精品班列、定制班列等多样化班列,推动夹江茶叶、温江花卉等特色商品及晶硅光伏等优势产品出口,实现挪威三文鱼、俄罗斯帝王蟹等全球生鲜高效直达,东南亚榴莲、山竹等水果直通本地市场,其中,通过班列进口泰国榴莲,每斤价格已降至20元以内,较过去30—35元/斤的价格便宜了三分之一。
四川还布局建设欧洲产业城,推动国际供应链、国际贸易、临港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发展。敦豪、白俄铁等供应链管理企业前50强80%以上落户四川,引进厦门象屿、迪拜传奇等进出口贸易龙头企业50余户,落地TCL、重汽成商等临港制造企业300余家,建成投用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集成展销36个国家(地区)特色商品。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