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其从“濒危”到“易危”的跨越,背后是我国数十年科研守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实践。2025年夏季启幕的《成长吧!大熊猫2025》,以二十余期暖心旅程,将这份跨越时光的守护,转化为亿万观众可感、可知、可共情的生态叙事,让科学保护的理念真正走进公众心里。
该节目由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指导,四川广播电视台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摄制,完整记录了大熊猫繁育、成长、野化的全生命周期。节目采用实地拍摄与棚内观察的双线叙事,将大熊猫保护中的核心议题,转化为有温度的生命故事。感性体验叠加理性认知,原本专业的生态知识变得通俗可及。
节目跳出传统动物纪录片的碎片化记录,以种群延续为核心,构建起完整的大熊猫生命图谱。通过繁育专家的深度解读,观众得以了解种群繁殖中的科学策略。节目呈现大熊猫幼崽从诞生到独立的全过程,从幼崽初次尝试固体食物的引导,到成长过程中的行为训练,观众见证幼崽的成长蜕变,也让生命守护需要专业与耐心的理念深入人心。
《成长吧!大熊猫2025》首播即斩获99.32的美誉度高分,黄金档融合传播指数稳居全国前五,更凭借持续优质的内容输出,实现连续三期美誉度100分。节目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平台长期霸榜纪录片热度TOP5,单期全网播放及阅读量最高突破3000万,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超2亿,实现“科学传播破圈”。
作为节目小屏传播的核心载体,《熊猫档案》中记录了每一只熊猫:“水秀”以独特的生理印记成为辨识度符号,“珍珍”以沉稳的行为特质展现个体性格,“香香”“小奇迹”以海外回归的经历承载文化联结……节目已推出20只熊猫的专属档案,通过饲养员的回忆、成长片段的精妙剪辑,让每一只熊猫都成为有故事的个体。
此外,节目对技术的创新运用,始终服务于生态保护的核心,而非单纯追求视觉效果。4K超高清生态数字影棚的搭建,让观众得以沉浸式感受川西秘境的生态环境,当观众通过镜头看到熊猫毛发上的露珠折射,感受到的是自然生命的细腻之美。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