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2 21: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2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本届大会以“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动力电池的销量达到了786GWh,出口量超过了129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8.9%和32.75%。

开幕大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市场趋势、行业标准等议题激荡思想,贡献诸多引领产业未来的战略观点。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从加强动力电池多元化的创新,强化智能化技术的赋能应用,促进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动力电池的高水平国际合作等方面给出建议。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艰巨任务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产业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加速迈入‘品质时代’。”当天,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围绕“推动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入‘全域增量时代’”进行主旨演讲,从技术突破,打开性能与品质的上限;场景拓展,从“电动汽车”到“电动社会”;模式创新,释放能源服务新价值;零碳生态,构建产业第二增长曲线“四个维度”进行了分享。曾毓群直言,从高速度到高质量,从局部突破到全域增量,产业将迎来一个更广阔、更系统的增长时代。

对于这一“增长时代”,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认为,新型储能将是重要角色之一。开幕大会上,他围绕“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助力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他建议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强长时储能、构网型储能、混合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应用;完善政策与市场机制,进一步提升储能电站应用水平,建立合理的新型储能投资回报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多元价值;强化新型储能系统全链条安全防护,持续提升储能的本质安全水平。

开幕大会上发布了2020—2025动力电池重大成果和2030全球动力电池发展展望。成果包括“材料体系革新 夯实电动化基础”“电池性能进步 实现多维度突破”“系统结构创新 释放电池能量潜力”“智能制造赋能 驱动产业效能跃升”“应用边界延伸 开辟多元动力场景”。展望包括“材料创新支撑动力电池朝着高比能和高性价比双向演进、固液混合电池将从小批量应用快速走向市场化、全固态电池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应用、动力电池智能化向“内外兼修”的系统融合演进、动力电池研发范式从“试错试验”转向“智能设计”、AI赋能动力电池制造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从“末端治理”迈向“全链条协同”、多元化场景进一步拓展动力电池产业生态边界”。

全球电池联盟顾问苏珊娜·古特·奥尔洛夫斯基围绕“从合规到合作:全球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进行分享。针对当前全球电池标准还处于相对孤立和隔绝的现状,她建议把分散的标准变成全球统一的互联的标准,并希望建立可信的供应链的数据体系。

除开幕大会外,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还设置了6场专题会议,围绕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与产业协同、质量强链赋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动力电池多场景创新应用、动力电池国际物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等行业热点话题,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深入研讨产业发展,探寻新趋势和新方向。

此外,11月12日至15日,2025动力电池应用生态展览会将在宜宾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聚焦“材料革新-智能智造-场景重构-循环再生”全价值链,构建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生态闭环,搭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展示、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与生态共建。

今年展会在专业展区、特色展示、同期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展览面积和展商数量都显著增长。展会线下规模总面积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和机构超230家。参展商覆盖全产业链上下游,包括宁德时代、锂宝新材料、欧阳院士工作站等动力电池及产业链重点企业;东风汽车、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汽车、问界、凯翼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企业;新石器、库萨、株洲时代新材、宜宾中车时代、大疆等新应用场景企业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企业参展。

作为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主要承载地,2023年、2024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均超千亿。截至目前,宜宾已累计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规划产能300GWh,已建成210GWh,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记者:彭超 编辑:赵俊峰)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