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跨境电商微专业班、创新实践班的70多名“05后”大学生来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四川极炽联空科技有限公司低空经济全链条研学基地,通过“课堂学习 + 场景参访 + 实操体验”的方式,上演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技盛宴。
据悉,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无人机“飞手”正成为热门新兴职业,进入这一行业的关键“入场券”——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次活动中,科普老师带领大学生在CAAC(中国民航局)培训教学区了解标准化低空人才培养体系,近距离体验飞行教学设备、训练教具和实训成果,并分组进入飞行基地,实地体验模拟飞行训练过程,以及飞手在巡检、测绘、应急救援等任务中的操作流程。
“无人机起飞时,要缓慢推动摇杆,密切关注无人机的姿态和飞行状态,确保其平稳上升。”在低空经济全链条研学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从旁观到亲手操控,真实体验了无人机的操作系统与灵活机动性。伴随着阵阵“嗡嗡”声响,一架架无人机在老师的指导下,稳捷起升、精准降落。
据四川极炽联空科技有限公司低空经济全链条研学基地负责人李萧介绍,无人机考证分为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两个阶段。其中,理论题库共约1400道题,随机抽取100题;驾驶员需答对70分,机长需80分。实操部分包括模拟飞行与现场实飞,考核动作包括起飞、悬停、定点降落、八字绕飞,评估标准涵盖精度、稳定性、操作熟练度等;地面站考核,航线的规划与重规划,以及无人机应急返航等。
李萧说,学员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可完成学习并参加考试,学习能力强、安排紧凑的学员,20天左右就可拿到无人机驾驶证,成为一名“飞手”。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高锦表示,未来低空经济发展将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并助力无人机行业通过跨境电商出海。本次活动不仅普及了无人机知识,展示了科技魅力,更为未来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搭建平台,通过“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短时间学得会、用得上,以技能赋能拓宽就业创业路,多一技之长,也更增加了大学毕业生面对未来的底气。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编辑: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