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温江非遗品牌“温江肥儿粉”补妆归来

近日,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柳城镇鱼凫路2号附一号的展销厅里来了两个80后的年轻人,直奔温江肥儿粉柜台。温江肥儿粉先后被评为成都市温江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温江礼物特色旅游商品,被评为“温江礼物”、“儿童友好合作单位”。

擦亮温江非遗品牌“温江肥儿粉”补妆归来

来源:央广网 2022-01-30 19: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广网成都1月22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近日,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柳城镇鱼凫路2号附一号的展销厅里来了两个80后的年轻人,直奔温江肥儿粉柜台。仔细观察后,男子大方地出手下单买下10盒温江肥儿粉交给身边的女孩。

温江肥儿粉备受青睐 温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家里的孩子8个月了,听妈妈介绍,咱们温江的肥儿粉很适合孩子吃,效果比国外的那些豪华品牌的米粉还好,所以就来看看,现场从包装,产品介绍中觉得很不错。”女孩叫杨文,现场还获得了幸运小礼物,开心不已的她说:“只要产品好,一定还要买。”

这个场景,每天都会在展销厅里上演。

在温江永宁镇,有个有趣的场景:七八个太婆相互邀约着,过上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就要坐上公交车来到展销厅里,大包小包购买温江肥儿粉,直到双手拎不下了,才乐颠乐颠地回家去。

这是温江肥儿粉“补妆归来”后的喜人局面。

市民购买归来的温江肥儿粉 温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温江肥儿粉'自1956年面世以来,一直就受到消费者的喜欢,产品远销到了全国各地。那个时候,等待拉货的大卡车都要在温江糖果厂门口排队等货。”10日,原温江糖果厂车间主任岳宗志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原温江糖果厂最开始用牛皮纸做成圆筒包装的肥儿粉,500克才卖一块多钱。但是在市场的极大需求下,糖果厂一年的生产能力峰值能达到80吨左右,而且当年都能销售一空。

“温江肥儿粉”为何这么走俏?不得不说说它背后的故事。

自古以来,巴蜀之地战乱颇多,百姓不得安生。又因古川人性格刚烈,为保住蜀地付出了惨烈代价。在清初战乱以后,古川人人口仅剩10%左右。为使天府之国重新繁荣起来,清代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吸引各地移民。而肥儿粉的前身米羹羹便是在此时随移民进入蜀地。

据岳宗志介绍,温江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末民初,通过历代传承人的不断努力,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作流程:“以优质大米(糙米)、黄豆作为主料,根据不同的受众加入不同比例的中药材及营养物质;其系列产品的十三制作金言为:炒、烧、烤、焖、烘、焙、磨、蒸、煮、炙、碾、沙、土。”

“肥儿粉创始初衷是为了给婴幼儿补充营养,结合大米和中药材制成米糊。通过后面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肥儿粉已发展成为成都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辅食食品。”岳宗志说。

因为历史的原因,“温江肥儿粉”发展到2003年就开始沉寂了,这让很多吃过肥儿粉的人很是怀念。

黄晓璐大学毕业后,在温江主推本地特产,经常会遇到顾客询问是不是有温江肥儿粉。这让吃温江肥儿粉长大的黄晓璐萌生了“擦亮老品牌”的想法。后经多方努力,温江肥儿粉于2020年9月实现产品重装归来。在温江光华社区主办的“爱成都,迎大运,享温江”系列活动中,首次亮相成功吸睛。

上市后,温江肥儿粉积极参加各类产品推广会,陆续参加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共建食安城香守金温江”系列活动、水稻田间收割观摩体验等活动,迅速让产品走热市场。

温江肥儿粉先后被评为成都市温江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温江礼物特色旅游商品,被评为“温江礼物”、“儿童友好合作单位”。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