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市文广旅局局长张德超:无名山大川,内江文旅“十四五”发展如何“无中生有”?

随着近日《内江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和《内江市旅游民宿发展规划(2020-2035)》(以下简称《民宿规划》)的相继发布,四川内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张德超的电话也响个不停。

四川内江市文广旅局局长张德超:无名山大川,内江文旅“十四五”发展如何“无中生有”?

来源: 封面新闻
2022-08-03 15: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

随着近日《内江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和《内江市旅游民宿发展规划(2020-2035)》(以下简称《民宿规划》)的相继发布,四川内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张德超的电话也响个不停。

“很多企业家看到两个规划后,都主动联系我,希望能投入资金到内江市文旅产业发展中来。”近日,张德超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道出他心中的喜悦。

未来几年,内江文旅发展新机遇在哪里?采访中,张德超直面制约内江旅游发展的短板,并给出“十四五”时期内江文旅产业发展路径。

  审视

捅破短板的“窗户纸” 大胆踏出破解之路

九曲十一弯的沱江河穿城而过,为内江留下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内江,作为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是承接川渝、联通巴蜀迈不开、绕不过的必经之地。当下,这座城市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崭新名片:大千故里、成渝之心、甜蜜宜居,浸润出产业内江、生态内江、甜蜜内江“三个内江”的城市发展新梦想。

“然而一直以来,内江文旅产业发展却仍停留在观光阶段,重创建,轻投入,民营资本少,且没有名山大川、名牌景区。针对这种情况,内江适不适合发展旅游?究竟怎么发展?发展什么样的旅游?”采访中,张德超直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张德超表示,目前内江有23个A级景区,人文资源多但特别有名的景区不多。“这样的景区景点、旅游产品,对游客来说,好像有吸引力,但好像吸引力又不强。”

  努力

内江文旅发展必须有所作为、有所大为

如何为内江文旅发展破题?张德超认为,从《发展规划》或许可见一斑。

提起《发展规划》,张德超首先给记者念了规划中的“三个目标”。“‘十四五’时期,将内江打造为成渝地区研学旅游(实践)新高地、成渝地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成渝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

张德超说,“三个目标”里逐字逐句的内容,正是未来五年,内江文旅产业发展清晰的路线图。

“通过新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来看,文旅产业正在由观光型慢慢转向度假、休闲并行的阶段。内江真正比较有优势的,还是周围的旅游消费人群,方圆两百公里就是七八千万人,再加上内江的交通优势,如果说我们的旅游产品好了,那自然游客就多了。”张德超进一步解释道,基于这样的考虑,提出了“三个目标”。

张德超介绍,《发展规划》共提出九项重点任务。为推动重点任务落地,《发展规划》设置21个专栏,提出一系列工程项目、载体平台和行动计划为抓手,特别是对大千特色文化、范长江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精品景区等重点项目设置专栏,并遴选市、县、区有显示度、感受度、创新度的88个重大项目,形成《重点文旅品牌创建一览表》《十四五期间重大文化和旅游在建和招商项目一览表》等。

  未来

围绕三个目标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盛夏时节,在汉安大道东段,万达·内江文旅城“夜内江”项目正加快建设,今年才完工的汉安湖成为网红露营打卡地。

张德超介绍,当前,内江正在全面打造“夜内江”品牌,助推成渝地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依托穿城而过的7000亩人工湖水域及沿湖两岸丰富的人文景观、文博场馆、酒店餐饮等文旅要素,高位启动“甜城湖城市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力争在3年内成功创建省级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紧接着,张德超娓娓道来:内江提出的“成渝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目标,将发挥内江资源优势和产品发展潜力,深化文化、旅游与第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在健康、工业、会展等方面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推动旅游产品迭代升级。

在张德超看来,内江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厚重,也是研学资源富集之地。“建设成渝地区研学旅游(实践)新高地,内江有底气。”张德超说,按照“建好一个运营平台,配建三个中心营地+五十个研学基地”的工作思路,内江目前已建成市级以上研学营地1个,基地16个,开发特色研学课程30余项。

此外,作为内江首次发布的《民宿规划》,也是“十四五”期间内江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将内江打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张德超希望,《发展规划》和《民宿规划》对内江文旅产业发展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优化,最终定能实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格局,“未来五年,我很期待!”

(四川内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封面新闻)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