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按下相机快门的那一刻,笔者就知道这张照片要热、要火,不是因为拍摄的影像出自中国摄影金像奖之手,而是因为照片内容的壮美和那80多年前故事的罕见。
透过红色的野仙桃,能看到大渡河边的扶贫新居
1986年,因纪念红军长征50周年,笔者和孙前、孙光骏在泸定相识。当时,孙前是省委下派到泸定的县委副书记,孙光骏是政府的领导干部。就是那次,我在泸定第一次知道了仙人掌上会结一种果子,果子的味道清香,维生素丰富,还可以调理身体。它生长在大渡河峡谷山岗坪一带,当地人称这种果为“仙桃”。
孙前不是本地人,却对这些“仙桃”的好处了如指掌,说起来头头是道。他还提到这些仙桃曾经为红军路过泸定时立过功,也为茶马古道的背夫提供过生活保障。他的话笔者一直记在心里,但无法佐证。直到去年笔者拍老红军的纪录片,见到了106岁的曹守成,才详细了解到“仙桃”背后的故事。
笔者本来是想请曹守成讲讲过雪山草地时的经过,但他却讲起了部队从天全撤退到泸定岚安乡的那段历史。他说,部队在岚安乡休整中,有不少战士肠道不通,三四天都解不出大便,浑身难受。当地有经验的老乡知道后,叫红军去采摘野仙桃吃。于是,曹守成和他的战友担任了采摘“仙桃”的任务。
这些桃子大都生长在大渡河峡谷的崖壁上,仙人掌长满了刺,刺中还含毒素。在采摘过程中,不论你怎样防范,都会被仙人掌上的刺扎伤。悬崖边没有路,好多狭窄的地方只能放的下一只脚,稍不注意就会滑下悬崖。采摘时,既怕被仙人掌扎到手,又要照顾到脚下。曹守成曾经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一名战友摔下悬崖丧命的过程,那个悲痛的场面,80多年来一直留在他心里。后来,曹守成和战友们汲取了教训,不论手背怎样被仙人掌刺伤,都要把脚站稳。仙人掌上的刺一针一针地钻进了曹守成的肌肉和血液中,很快两手变紫变红,肿的像馒头,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好几天症状才缓解。曹守成说“仙桃”真管用,战士们吃了以后,一两天大便就畅通了,排泄的问题解决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很快,部队恢复了战斗力。就是那次,曹守成得到了他的第一次嘉奖。
笔者告诉曹守成,自己1987年也吃过仙桃,下次去泸定的时候,一定给他带一些仙桃回来,他像小孩儿一样笑了。
今年深秋,笔者同孙前再次来到了泸定,与老朋友孙光骏见面。孙光骏今年72岁,退休后喜欢摄影,走起路来比年轻人还快,据说牛背山就是他发现的。十四年前,是他带着探险摄影家吕玲珑去的牛背山。如今,牛背山的风光已火遍世界。这次我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希望他带笔者去岚安乡,去找野仙桃。
在岚安乡,我们不仅看到了红军医院旧址和经岚安乡村民在上个世纪60年代修复的红军标语,还走了一趟茶马古道。当笔者站在90多年前哈姆教授拍摄的茶马古道的原位置时,惊喜地发现,即便跨越将近百年,山还是那座山,路还是那条路,崖边的石头也没有变,虽然路边长满了野草,但仙桃依旧还在,更可喜的是,我们在大渡河的第一湾处,还拍摄到了成片的野仙桃。
透过红彤彤的仙桃,能看见大渡河边一排排的扶贫新居。这个画面证明了十年来藏区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如果老红军曹守成能看到这些变化,他一定很开心。想到此,笔者准备把岚安乡当年红军医院旧址和大渡河美丽仙桃的照片制作后,在曹守成108岁生日的时候献给他。
笔者知道他心里一直有仙桃,一直有岚安乡。
(文/图: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林强)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兮兮
排版:段丽君
编审:王舒涵
通联邮箱: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订阅热线:
028-85583301、18080102622
(国防时报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