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筹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成都世运会筹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来源:四川日报 2025-07-08 15: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8日凌晨,在成都市天府广场拍摄的成都世运会倒计时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海洋 摄

●能借不租、能租不买,板房、帐篷、看台及现场扩音设备都是租的

●27个竞赛场馆(场地)中,18个通过对现有场馆进行局部功能调整实现,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没有新建场馆

距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开幕倒计时30天。今(8)日下午,成都世运会颁奖仪式系列物资将正式亮相。从独具匠心的颁奖纪念品、颁奖托盘,到承载荣耀的颁奖台、奖牌包装盒,再到颁奖志愿者及旗手志愿者服装,都凝聚着东道主的巧思与热忱。

2019年,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成都赢得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权。这是该赛事自1981年创办以来,首次移师中国大陆。过去6年,成功举办了大运会、世乒赛、汤尤杯等国际重大赛事的成都,正以精益求精的筹备,蓄势待发,为世界奉献一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体育盛会。

27个竞赛场馆(场地)陆续完工

步入桂溪生态公园,开阔的茵茵绿草地上“长”出几座醒目的白色棚房和帐篷。“这里将是成都世运会飞盘比赛赛场,这片棚房区面积达1540平方米,未来将是新闻发布间、媒体工作间和工作人员餐厅所在地。”负责改造项目的成都高新区社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场馆建设组长王兆轩介绍。

在部分开阔草坪区域,临时观众看台已安装完毕。“看台能容纳577名观众。”王兆轩说,“能借不租、能租不买,是我们节俭办赛的核心理念。板房、帐篷、看台以及现场扩音设备都是租赁的,赛后将拆除,让公园恢复往常的样子。”

成都世运会8大赛区、27个竞赛场馆(场地)中,18个通过对现有场馆进行局部功能调整实现,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没有新建场馆。目前,27个竞赛场馆(场地)正陆续完工,8个赛区委员会正在开展场馆(场地)工程验收工作。竞赛场馆中心运行设计规划编制,已全面完成。

场馆外,各项组织工作有序推进。以普及推广世运项目为重点,成都世运会完成世界体育舞蹈大赛、世界霹雳舞锦标赛、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等20个大项的24场测试赛,对场馆硬件、计时记分系统、管理运行机制等进行全方位“模拟考试”。

同时,门票预订申请已上线三轮,观众可通过成都世运会官方网站、世运通App、支付宝小程序等平台申请购票。

此外,服务大会的8700余名赛会志愿者已准备就绪,500余个城市志愿者服务小站已完成搭建。

火炬传递即将进行:7月26日,世界运动会历史上的首次火炬传递将在成都、德阳、眉山3个城市进行,总里程11公里,共120名火炬手参加。

130个“世运空间”搭建家门口的运动平台

7月6日上午,成都武侯区高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广场热闹非凡,成都世运会“世运空间”打造的“世运课程”活动迎来第九课——啦啦操课程。教练的现场讲解,让近百组家庭沉浸式体验了成都世运会竞赛项目花球啦啦操的魅力。

在成都,赛事的活力融入市民生活。围绕家门口的130个“世运空间”,成都精心设置“城市微场景”“世运课程活动”“世运·天府文化艺术展”三大核心板块,搭建起可及、可见、可参与的世运项目体验平台。此外,户外攀岩、射箭等体验赛事也接连举办,累计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

城市配套同步升级。提升入境游服务便利化水平方面,联合微信、支付宝、银联国际,推动21个境外电子钱包在蓉实现移动支付,全市5086台ATM机和1306家银行网点可提供外卡取现、现金兑换服务,重点商户实现外卡支付全覆盖;语言服务方面,在天府国际机场、宽窄巷子、都江堰景区等旅客集聚重点区域设AI智能翻译屏,面向境外游客提供14种语言实时翻译、问询、金融咨询等服务,重点餐饮企业双语菜单实现全覆盖;离境退税方面,推动离境退税增门店、拓品类、优流程,全市离境退税商店已增至429户。

“票根经济”覆盖近160家餐厅、酒店及景区

6月30日,成都世运会比赛门票开启全面销售。成都市民张志聪给全家购买了霹雳舞、飞盘等多场比赛门票。让他惊喜的是,门票同时还是优惠券。凭成都世运会门票,下载“嗨耍成都”App,观众能在全市6000多个消费点位享受消费优惠。

成都世运会期间,将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来川。日前,成都推出“全城悦客”四大行动,其中“票根经济”活动及优惠清单,覆盖近160家餐饮、住宿商家及景区,市民游客可凭指定的赛事、展会或演艺活动票根享受优惠。

以赛为媒,体育产业释放新动能。汤尤杯、乒乓球混合团体世界杯、霹雳舞世锦赛……去年以来,100余项国际国内重要赛事在成都相继举行,加速擦亮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品牌。2024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750亿元,同比增长超9%。乘势而上,成都提出,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体育消费规模将突破800亿元,成为成都经济发展新动能。

以赛为媒,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最近,多场“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活动陆续举行,众多“成都造”组团亮相。

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企业,其推出的末端配送机器人,曾为成都大运会、汤尤杯、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提供服务。“大型赛事活动的真实场景需求,能帮助我们优化产品性能,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市场总监刘翔透露,目前已与世运村团队进行多轮深入对接,期待构建世运村的机器人配送网络。

从东安湖畔到成都世博园,从竞技赛场到城市街巷,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多次为成都点赞:“我们正坐在通向2025年世界运动会的快车上,成都已经准备好了!”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 肖莹佩)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